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
孩子的零食越来越丰富多样
薯片、甜点、含糖饮料等触手可及
加上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
身边的“小胖墩”越来越多了
儿童时期的肥胖,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。研究调查显示,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%,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。
你家有“小胖墩” 吗?如何科学减重?今天专家支招,手把手教您实用小技巧!
你家娃是“小胖墩”吗?
孩子胖不胖,可以通过体质指数(BMI)来衡量,先测量好孩子的体重和身高,然后按照公式计算:
No.1
举
例
子
7岁的小明,体重30公斤,身高1.2米。
那么他的BMI:30÷1.2÷1.2=20.8
对照下表,BMI=20.8已经超过7岁男孩肥胖界值18.7,妥妥的一枚“小胖墩”了!
6~17岁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
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
7 岁以下儿童以年龄别 BMI 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,可以参考《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》(WS/T 423)来判断。
肥胖的危害
很多家长觉得“小时候胖点可爱”,但实际上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可能远超乎你的想象。
1
生理层面的烦恼
肥胖易导致儿童骨龄发育提前,出现性早熟,影响生长发育。由于体重过重,心肺负担加重,“小胖墩”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容易感到疲劳,导致体能下降。
超重肥胖易导致代谢紊乱,使儿童青少年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关节损伤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风险大大提高。
2
生活中的烦恼
“小胖墩”常常因体型而受到同学的嘲笑,在社交活动中易缺乏自信。另外,由于体型过大,很难找到合适的衣服尺码和款式,穿衣选择受限。
科学减重技巧
“管住嘴、迈开腿”
是体重管理的
两大黄金法则
在生活中有哪些
实用的小技巧?
1
小份多样,控制能量摄入
对家中有“小胖墩”的家庭,日常膳食可以选择小份量的食物以实现食物多样化,同时控制食物摄入总量,做到吃饭八分饱。
膳食要点
1
控制精白米面(如白米饭、粽子、馒头和面条等)的摄入量,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等增加饱腹感。
2
减少高油、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,如油炸食品、甜点、含糖饮料、糖果等食物,不可贪吃哦~
3
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,如鱼、禽、蛋、瘦肉、奶及奶制品、大豆及其制品。
2
“黄金餐盘”法则
为了让家长们有更直观的认识,可以采用“黄金餐盘”法则通过视觉比例替代复杂计算,让孩子摄入均衡营养。
主食区(1/4):糙米、全麦面包、紫薯、玉米等杂粮主食,缓慢释放能量。
蛋白质区(1/4):肉、蛋、奶、豆类等优质蛋白是肌肉和骨骼生长的“推进器”。
蔬菜水果区(1/2):西兰花、蓝莓等蔬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增强免疫力,守护肠道健康。
进餐顺序也有讲究,蔬菜富含膳食纤维,先吃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;然后吃鱼禽肉蛋类补充优质蛋白质的摄入;最后吃谷薯类,避免碳水过量。
3
饮食红绿灯
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出高热量食物和低热量食物,制定食物红绿灯,在日常饮食中培养孩子的健康饮食意识。
4
读懂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
食物热量是指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、吸收和代谢后所释放出的能量,通常以千卡(kcal)或千焦(kJ)为单位来衡量。
1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,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可产生4kcal、4kcal和9kcal能量。脂肪摄入过多可直接在体内转化成脂肪,淀粉和糖都属于碳水化合物,摄入过多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。
因此,选购食品时,读懂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非常重要。一起来看看下面两个例子:
NRV%代表每100g或100ml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占该该营养成分每日需求量的百分比。比如,脂肪的NRV%是51%,表示吃了100g该食物,就摄入了一天所需脂肪的51%。
配料表中排名越靠前,添加的量就越多。这瓶饮料中白砂糖排第2名,这简直就是一杯糖水!孩子喝了不仅容易蛀牙,还容易长胖!
5
运动减重计划
运动通过增加能量消耗、提高代谢率、促进脂肪分解与利用促进减重。持续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(如跑步、游泳)脂肪消耗比例显著增加,更有利于燃脂。
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,运动应兼顾趣味与安全。也可采用“运动兑换”制度,将每天的运动量转化为能量币,积攒到一定数量兑换小奖励。避免使用器械力量锻炼,以免影响骨骼发育。
给家长的建议
体重管理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,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和不懈坚持,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:
1. 三餐定时、全家共同饮食、鼓励孩子参与备餐,避免暴饮暴食。
2. 避免用零食奖励孩子,以免养成不良饮食习惯。
3. 设置弹性日:每周允许1次“自由餐”,避免过度压抑引发暴食。
4. 拒绝双标:家长避免在孩子面前吃高热量零食。
5. 正向激励:不说“你太胖了”,改为“我们一起变得更健康!”,当孩子因体重被嘲笑时,教会其应对技巧。
6. 循序渐进:每周调整1-2个习惯,避免同时多维度施压。
7. 长期主义:减重速度控制在每月1-2kg,避免影响生长发育。
来源:健康羊城